第二十三回发生了两件事,对王熙凤来说至关重要且影响了她的人生和结局。
两件小事其实都不大,却在“无声处起惊雷”,让人惊叹一件小事的“蝴蝶效应”影响之深远。
(相关资料图)
第一件小事,就是王熙凤不惜耗费贾府资源,给贾芹安排去了铁槛寺看顾小和尚小道士的工作。
王熙凤绝对够意思,对贾芹有恩。但对有些人来说,“恩”就是要来“忘和负”的。
贾府抄家,铁槛寺是不抄的。未来那些无家可归的贾家子弟肯定要投奔铁槛寺去落脚。其中就包括了巧姐。你猜贾芹会如何对待他这个堂妹,以及恩人王熙凤的女儿?
第二件小事,就是因为贾芹的工作安排,引出了一件贾琏与王熙凤的房中趣事。
(第二十三回)贾琏道:“果这样也罢了。只是昨儿晚上,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,你就扭手扭聊儿。凤姐儿听了,嗤的一声笑了,向贾琏啐了一口,低下头便吃饭。
贾琏突然提到昨晚的夫妻房中之私,说他想要改个样儿,王熙凤不同意,与他闹别扭不顺从。
这件事是年轻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,看似有点粗俗,实际却透露出二人此时的生活很是甜蜜。
只不过在这甜蜜背后,王熙凤不同意“改个样儿”,还是暴露出他们夫妻之间不少的问题,是曹雪芹的不写之写。
我们要看这件事,就不能停在贾琏凤姐夫妻房事上面,而是要从前因后果来看。
一,王熙凤为什么反对?
二,贾琏为什么要改样儿?
三,改样儿背后折射了什么问题?
先说“王熙凤为什么反对”
表面原因很简单,王熙凤尽管行事不拘小节,本质上还是大家闺秀。她的保守体现在夫妻床笫之欢上面,很是不能放得开。
深层次的原因则体现出王熙凤在夫妻之间日渐“自主”的层面。
王熙凤的判词是“一从二令三人木”。
我们看当初与贾琏白天“嬉戏”时,便是“从”。
如今开始“拒绝”贾琏的需求,开始了改变。
而且你看她和贾琏商议贾芹工作时,贾琏不过说想要给贾芸,她就撂脸子,表现出不同意就要翻脸的架势。逐渐往“令”的方面发展。
而王熙凤一再升级对贾琏的态度,必然导致贾琏的逆反。
如果贾琏是个顺从性格也罢了。偏偏他此时要“改个样儿”,说明不是个“老实头”。
王熙凤还想要彻底控制贾琏,势必要承受随之而来的反噬。
再说“贾琏为什么要改样儿”
贾琏要求改样儿的时间点注意没?就在他与多姑娘胡混之后。
多姑娘是个将两府男人考试了一半的存在,哪里是王熙凤这保守派女人能比的。
贾琏食髓知味,肯定对王熙凤在夫妻房事上的保守不满意。
如果王熙凤配合,夫妻“共同进步”,感情会进一步融洽。
可王熙凤“扭手扭脚”不配合,肯定会让贾琏越来越不满意她的表现,还要在外头找其他女人。
这当然不是王熙凤的错,但却是夫妻感情破裂的导火索。
最后“改样儿背后折射的问题”
其实上面都说过了。最大问题有两个。
一,王熙凤对贾琏这丈夫不再顺从。
二,贾琏对王熙凤这妻子不再满意。
夫妻之间一旦产生这样的隔阂,肯定不是一件房中事导致,而是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小矛盾不断积累,直到爆发形成大的问题。
王熙凤权力欲太强,要骑在贾琏的头上逼迫他顺从。
不但管家大权她要参与并掌握话语权,连贾琏在纳妾生子上,她更要绝对控制。
这在男权主导的社会并不可被允许。在贾家这种世家大族里,更不可能长久存在。
贾琏能够忍王熙凤一时,肯定不可能姑息一世。
就算贾琏不能,贾赦和贾母也不同意。
后来的鲍二家的、尤二姐都证明贾琏并不顺从王熙凤。
而贾赦讨鸳鸯,贾母同意尤二姐进门,贾赦赐秋桐,都是一家子祖孙三代对王熙凤的“反击”。
到了那时候,王熙凤的人生已经被放在了贾家利益的对立面,也注定要被“牺牲”,这就是“三人木”的休所表现出来的结局。
王熙凤最终还是被“下堂”休妻了。
所以,不要小看了王熙凤拒绝贾琏“改个样儿”的需求背后折射的问题。
她的整个人生命运走向,从那一刻开始便出现了偏差。
当然,这肯定是读书人的上帝视角,你知我知,王熙凤并不知。
关键词:






